国家公务员考试:一年一次的 “大考”

求职攻略 2025-05-16
省级公务员考试:联考为主,部分省份有特色选调生考试一般由各省组织部组织,时间与省考相近或略有不同,部分省份会单独组织选调生考试,也有省份将选调生考试与省考合并进行。如果考生条件允许,且考试时间不冲突,还可以报考其他省份单独组织的省考,增加上岸的几率。

国家公务员考试:一年一次的 “大考”

国考是由中央组织部统一组织的面向全国的公务员招录考试,为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选拔公职人员。每年仅开放一次报考机会,考试时间相对固定。从近年的考试安排来看,国考公告通常在 10 月中旬发布,考生可通过国家公务员局官网查询详细的招考信息,包括职位表、报考条件、考试大纲等。紧接着,10 月中旬到下旬进入报名阶段,持续约 10 天时间。考生需在此期间仔细筛选职位,提交报名信息,并完成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的考生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报名确认并缴费,才算报名成功。

笔试时间一般为 11 月底或 12 月初。以 2026 年国考为例,公告预计于 2025 年 10 月发布,笔试定于同年 11 月 29 日。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部分特殊职位如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还需加试专业科目。笔试结束后,大约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左右,即 1 月下旬左右发布成绩。成绩合格者进入面试环节,面试时间多集中在 2 - 4 月。面试形式包括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

国考的岗位覆盖广泛,涵盖了中央部委及直属机构,如税务、海关、银保监等系统,每年招录人数约 2 - 3 万。并且,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应届生岗位占比超 40%,为广大应届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

省级公务员考试:联考为主,部分省份有特色

国家公务员考试:一年一次的 “大考”(图1)

省考由各省独立组织,旨在为地方各级党政机关选拔公务员。省考的考试次数和时间安排相对灵活,不同省份情况各异。

多省联考:集中在 3 - 4 月

大部分省份实行 “多省联考”,即在每年的 3 - 4 月集中进行笔试。例如 2025 年联考时间预计为 3 月,涵盖湖南、湖北、河南等 20 余个省份。联考并非真正意义上的 “统考”,虽然这些省份在同一天考试,但试卷可能用一套,也可能自主命题,只是考试时间保持一致。在联考中,各省份会根据自身需求设置招录岗位和人数,考生只能选择其中一个省份的职位报考。以湖南省为例,2025 年 1 月 26 日发布公告,计划招录 人,2 月 18 日 - 25 日报名,3 月进行笔试。

少数省份一年两次

以往,四川、重庆等地曾试行 “一年两考”,即上半年和下半年各有一次公务员招考。不过,近年来,为了统一招录流程、节约考试资源等原因,这些省份也逐渐调整为一年一次招录。例如重庆,曾在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别组织公务员考试,但近年已和多省联考同步,一年举行一次考试。

部分省份单独招录

国家公务员考试:一年一次的 “大考”(图2)

还有一些省份不参与联考,而是自行安排考试时间,如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等。其中,北京、上海的公务员考试时间与国考类似,通常在上一年的 11 - 12 月份举行。比如北京市 2025 年公务员考试于 2024 年 11 月发布公告,12 月 8 日笔试,共招录 4487 人。浙江、江苏、山东等地一般在当年年初启动考试,如浙江省 2025 年省考于 2024 年 11 月启动,12 月 8 日笔试,招录 7329 人。

此外,部分省份如河北、云南等,还会在下半年针对笔试过线但未被录用的考生开放二次招录,这也为考生提供了额外的机会。

特殊招录:拓宽入编渠道

除了常规的国考和省考,还有一些特殊的公务员招录形式。比如选调生考试,主要面向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和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为基层党政机关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选调生考试一般由各省组织部组织,时间与省考相近或略有不同,部分省份会单独组织选调生考试,也有省份将选调生考试与省考合并进行。

还有一些针对特定群体的招录,如面向 “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退役士兵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的定向招录。这类招录在岗位设置上专门面向这些群体,为他们提供了进入公务员队伍的绿色通道,体现了对基层服务人员的重视和政策倾斜。

国家公务员考试:一年一次的 “大考”(图3)

合理规划:抓住每一次机会

综上所述,公务员考试每年至少有 2 次主要考试机会,即 1 次国考和 1 次本省省考。如果考生条件允许,且考试时间不冲突,还可以报考其他省份单独组织的省考,增加上岸的几率。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考试在考试内容、题型分布、招录政策等方面存在差异,考生需要根据不同考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在规划报考时,考生首先要关注官方发布的考试公告,仔细研读报考条件,确保自己符合所报职位的要求。同时,要合理安排备考时间,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提前了解考试大纲和题型,进行系统复习。对于多次参考的考生来说,每次考试都是一次宝贵的经验积累,要善于总结反思,不断调整备考策略,提高应试能力。

公务员考试为有志于服务社会、投身公共管理事业的人提供了众多机会。只要做好充分准备,合理把握考试时机,就有可能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相关推荐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9533837162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
关注服务号
关注服务号
关注抖音·每日上午9:00-11:30进行直播带岗
关注抖音

Copyright © 合肥人才网 版权所有 皖B2-2008001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街道望江路与徽州大道交口智烁智联数字科技产业园 官方微信:19533837162

未经 合肥人才网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

电子营业执照 |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新安人才网合肥人才网
AI助手 ×
AI助手AI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