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暗示的作用
罗森塔尔做了著名的实验,他和助手来到一所小学,声称要进行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并煞有介事地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教师,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他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根本就是随机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各方面都很优秀。
显然,罗森塔尔的“谎言”发生了作用,它对教师产生了心理暗示,左右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能力的评价;而教师又将自已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情绪、语言和行为传染给了学生,使他们强烈地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热爱和期望,变得更加自尊、自信和自强,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这其实体现的就是暗示的力量。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
教师应避免消极暗示
罗森塔尔效应是权威的暗示,对学生而言,教师就是一种权威,家长们都说老师的话一句顶我们百句,的确如此,正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尤其要慎重,家长人前人后说:我们家孩子读书不好,孩子听到了,一次两次不一定会往心里去,但老师要是这么说一句,说不定孩子会记一辈子,虽然有时是很客观的一句话,但从老师的嘴里出来,学生会衍生出很多内容:老师看不起我,老师讨厌我,我是笨蛋,我永远学不好……这种消极暗示可能会影响这孩子一辈子。
那是不是老师就不能批评学生了呢?当然不是,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1、慎用“批评”,“批评”这个工具要用在刀刃上,批评多了起不到提醒、帮助的作用,反而经常被批评的孩子基本都会变成这三类,第一类是免疫型,,你说你的我管我的,心情好,我应付你几下,不高兴了理都懒得理你,这其实是一种心理防疫机制,叫做“否认”,他通过否定老师对他的负面评价来维持自信、自尊,如果不动用否认的防御机制,接受老师的负向评价,那就是第二类,自卑型,孩子接受这份暗示,我就是这么个糟糕的人,我就这样了,我改不了了,这就是标签效应。第三类是叛逆型,你批评我,我反击,跟你对着干。当然,经常受批评的孩子往往没法清晰地区分为这三种,往往在一个孩子身上会是2种或3种兼而有之,偶尔还有第四种奋发型,是化压力为动力,知耻而后勇,这类学生有,但这是小概率事件。
2、批评尽量私底下,批评时只做客观描述,不贴标签。当需要指出学生问题时,老师可以用第一人称表述,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什么,想到了什么,我希望……
3、严厉批评后要适时地降温。批评后也要给予些肯定,让孩子能有改变的信心。
4、尽量用建设性的建议取代批评。向学生指出问题无可厚非,但同时也要给到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方法尽量详细、可操作、可监控,将问题解决好,才是批评的真正目的。
教师要给学生积极心理暗示
积极暗示有着神奇的魔力。老师对学生积极肯定、寄予厚望,通过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期待的眼神来滋润学生们的心田,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喜爱或关注,就会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欣赏、赞美是一种典型的积极心理暗示。教师赞美学生有几个要点:教师要有一双发现优点的眼睛;赞美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赞美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再差的孩子也有优点,作业慢的孩子,他可能比较细心,准确率高;作业慢、作业错误多的孩子,他或许有耐心;作业慢、错误多又没耐心的孩子,他可能有毅力;不做作业的孩子,他有胆量,有勇气。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1、帮助学生挖掘自身优点,悦纳自我。悦纳,顾名思义,就是愉快地接纳,说通俗点就是喜欢自己,悦纳自我不同于自恋,是基于对自己的全面的了解,知道自己的优缺点的前提下对自我的肯定、喜爱。
2、帮助学生调整自我语言。我们来看如下的句子:
学习不可懈怠/学习要努力
我不要考砸/我要考好
前后两句虽然不能等同,但学生表达的是差不多的意思,区别在于前一句是消极的自我暗示,后一句是积极地自我暗示,结果会截然不同。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体验活动来验证一下,请老师们按照我的语言提示来做,请闭上你的眼睛,
所以,老师不妨帮助学生调整自我语言,帮助他们精心更积极地自我暗示。例如:考试时,
暗示不单有言语暗示,还是动作暗示(老师翘个大拇指,摸摸学生的头等),环境暗示等(教室布置:诗句,口号,门口挂个流动红旗),都给到学生们积极正向的暗示,给学生积极暗示的同时,教师也能得到相应的反馈。教师要善用心理暗示,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更有声有色。
格致初级中学心理咨询室
Copyright © 合肥人才网 版权所有 皖B2-2008001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街道望江路与徽州大道交口智烁智联数字科技产业园 官方微信:19533837162
未经 合肥人才网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
电子营业执照 |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