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调研“踩点”之风当刹

数据调研 2025-05-16
自从“八项规定”后,领导干部下乡调研时那种大张旗鼓、前呼后拥的状况明显减少,轻车简从成了新风尚。但是,还是有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于调研之前先“通气”。领导干部为何不反感“踩点”?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不少地方的领导干部都曾承诺,每年下乡调研不得少于多少天。

张丽娜

自从“八项规定”后,领导干部下乡调研时那种大张旗鼓、前呼后拥的状况明显减少,轻车简从成了新风尚。但是,还是有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于调研之前先“通气”。在许多地方,“踩点”之风愈演愈烈,已经明显变了味。领导干部为何不反感“踩点”?大概是因为习惯了调研都看光鲜一面,听假话顺耳了,作风漂浮久了。

领导干部调研“踩点”之风当刹(图1)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不少地方的领导干部都曾承诺,每年下乡调研不得少于多少天。然而,有的基层干部和群众向记者反映,一些领导说是下来调研,其实更像是来“做客”,主要是为了凑齐调研天数。至于调研效果如何,是否了解到群众的需求,有没有拉近和群众的关系,他们似乎都不怎么关心。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做好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研究问题、制定政策、推进工作,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不行。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从根本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的正确制定与贯彻执行,保证我们在工作中尽可能防止和减少失误。

领导干部调研“踩点”之风当刹(图2)

一些地方的“踩点”式调研,违背了调研的初衷,这种不良风气会使弄虚作假之风盛行,让领导干部听不到真话,了解不到实情,劳民又伤财,长久下去,调查研究的“传家宝”就会丢掉。

有人认为,现在讯息如此发达,领导干部想要获悉基层情况,看看逐级递送上来几份材料便可一清二楚,没有必要亲自走下去。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就算传播技术再发达,也替代不了与人民群众的直接接触。无论环境怎么变,这一传统和作风不能变。

(新华每日电讯)

相关推荐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9533837162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
关注服务号
关注服务号
关注抖音·每日上午9:00-11:30进行直播带岗
关注抖音

Copyright © 合肥人才网 版权所有 皖B2-2008001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街道望江路与徽州大道交口智烁智联数字科技产业园 官方微信:19533837162

未经 合肥人才网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

电子营业执照 |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新安人才网合肥人才网
AI助手 ×
AI助手AI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