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面试试题的原则与要求

简历优化 2025-05-16
1.面试内容要以录用考试总体目标及考试录用计划为依据。不同类型的人员其录用要求不同,相应的面试目标及内容也有不同。面试要依据面试评价目标制定试题,从面试目标出发制作试题。3.面试题目必须围绕面试重点内容来编制编制题目是为了完成对重点内容的考查,进而实现面试的目的。

制作面试试题的原则与要求(图1)

制作面试试题的原则与要求一、面试试题制作原则 1.面试内容要以录用考试总体目标及考试录用计划为依据。录用考试总体目标及录用计划是非常明确的,即根据组织的人员需求,选拔录用适合组织不同岗位需要及要求的各类人员。不同类型的人员其录用要求不同,相应的面试目标及内容也有不同。因此,面试的内容必须围绕总目标的要求及具体的人员录用计划来确定。2.面试内容要直接体现面试的目的和目标笔试的重点,在于考查被试者的知识,而面试的目的是要进一步考查被试者的能力水平、工作经验、体质精力以及其他方面的情况,以弥补笔试的不足,为选择合适人才提供充分依据。面试内容如果不明确、不具体,则面试的目的难以达到,进而将影响录用考试总体目标及录用计划实现。面试要依据面试评价目标制定试题,从面试目标出发制作试题。 3.面试题目必须围绕面试重点内容来编制编制题目是为了完成对重点内容的考查,进而实现面试的目的。所以,题目所及必须是面试所要考察的重点。否则,面试时就会出现主试人海阔天空、漫无边际的提问,被试者不得要领、东拉西扯地答的局面。 4.题目要有共性和个性从面试的重点内容看,除“仪表风度”一项不必编制题目外,其余各项均要编制相应的题目,以便面试时有针对性地提问、考查。

制作面试试题的原则与要求(图2)

另外,由于被试者的经历不同,不可能对每个人都用同一套题目依序一问到底。因此,每项面试内容可从不同角度出一组题目,面试时根据情况有选择地提问,这样效果更佳。同类岗位的面试题目可分为个性问题和共性问题两大类:个性问题,要针对被试者的不同经历和岗位要求提出,而且问题必须非常明确具体,能紧紧抓住个人经历和岗位要求中有代表性的东西,提问不在多而在精。个性问题事先要经过周密考虑,基本上是定型的,但并不排斥根据临场情况做必要的变通。共性问题,主要指围绕岗位所需专业知识所提出的问题,对各个应试对象提问的范围和重点应基本相同,故称为共性问题。但要注意,所谓共性,是指提问的范围、类型、性质、大小和难易程度等,而不是对所有被试者都用同一套试题。 5.问题要有可评价性、透视性问题要有可评价性和透视性是指问题能够拓展开被试者的素质,问题制作一定不可“直来直去”,即“正面提问,正面回答,正面评价”,这种试题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好试题具有可评价性和透视性。这类题目的着眼点不是让被试者发表什么专业性意见,而是看被试者观察问题的能力,思考问题的深度,有没有独立见解,思想是否成熟,思路是否清晰,是否言之成理。此题的测试目标是思维能力、言语表达能力,测试点为思维的逻辑性、严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分析比较能力,推理判断能力,综合概括能力,观察力和知识面,言语表达的逻辑性、流畅性和准确简洁程度。

制作面试试题的原则与要求(图3)

一类题的测试目标是计划组织能力,测试点有制定计划能力,协调配合能力,组织实施能力,以及如何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的关系。一类题的测试目标是人际关系的合作意识与技巧,特别是难处关系的处理能力。测试点有沟通能力,原则性和灵活性,处理问题的方式,主动性和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一类题是要求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分析,主要考查被试者的分析问题能力,是否能够从选择说明动机,从事业和兴趣说明其进取精神,至于选择的结果无关紧要。 6.面试试题要有内涵内容有价值,与目的内在联系紧密,可以实现目的,否则要实现目的就是一句空话;另外,进入面试的可能是多位被试者,因而面试内容要有可比性,即通过对被试者按规定内容进行面试,不但可探知某人在这方面的情况,还可对所有被试者进行比较,以定优劣。二、试题制作要求 1.语言要精练、明确,不可模棱两可,语意不清。模棱两可或语意不清会给被试者带来思考障碍,不能让被试者充分发挥。 2.问题不可过长,过长的问题本身会成为被试者理解问题的障碍,一般问题时间不可超过40秒。 3.问题要有针对性和明确的意图。 4.问题制作要注意政策,不可提侵犯被试者人权的问题,凡涉及到个人隐私、家庭问题,尽可能回避。 5.提问的宗旨不是“问难、问倒”被试者,而是,给被试者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被试者的全部素质展开了,考官才能够发现问题,因此,“问好、问巧”是出题的宗旨。

相关推荐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9533837162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
关注服务号
关注服务号
关注抖音·每日上午9:00-11:30进行直播带岗
关注抖音

Copyright © 合肥人才网 版权所有 皖B2-2008001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街道望江路与徽州大道交口智烁智联数字科技产业园 官方微信:19533837162

未经 合肥人才网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

电子营业执照 |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新安人才网合肥人才网
AI助手 ×
AI助手AI助手